1929年夏天炒股配资评测网,为了筹集资金,继续办好贫儿教养事业,52岁的徐宗汉远赴美国进行募捐。她曾是辛亥革命的女杰,被誉为“香山女侠”,也是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。十多年前,她因二次革命失败,随丈夫黄兴流亡美国,如今再度踏上美洲大地,身份已从革命党人转为全身心投入公益与教育的慈善家。
美国华侨们热烈欢迎她的到来。面对侨胞,她笑称:“十几年没找你们筹钱,这次又来化缘了。”她解释说,自己在全国各地创办了许多孤儿院,不仅要解决孩子们的吃住和学习,还希望建立工厂、学校、农场等机构,让孤儿们能自立更生,真正改变命运。她的言辞幽默中带着坚定,依旧保持着当年的口才与气势,但目标却已转向最弱小的群体——孤儿们。
有些人惋惜她放下了曾经叱咤风云的事业,把精力都用在孤儿身上。对此,她回应:“别忘了,我们自己也有十个孩子。既要照顾孤儿院,也要照顾自己的孩子,这是黄兴先生托付给我的责任。”
展开剩余65%在黄兴夫人名望的号召下,捐款很快得到回应。但不久,日本发动“九一八事变”,东北沦陷。徐宗汉毅然带着募来的资金赶赴东北,慰问抗日义勇军,把善款用于支持前线抗战。她冒着危险深入白山黑水,给义勇军送去帮助和鼓励。她说,看到那些健壮勇敢的战士,更坚定了“中国不会亡”的信念。伪满当局得知她到东北十分震惊,担心她组织反抗,正准备抓捕,她却早已悄然离开。
回到关内后,徐宗汉继续扎根孤儿院,每日操劳不休。全面抗战爆发后,上海四行仓库保卫战震动全国。当时,孤军坚守仓库,上海市民隔着苏州河声援。徐宗汉提出大胆建议:让会游泳的孩子把国旗带过去插在仓库屋顶。最终,杨慧敏成功完成这一壮举,留下了抗战史上的经典场景。
随着战火蔓延,徐宗汉带着孩子们踏上了没有终点的迁徙之路。一路上,她收容更多孤儿,尽管身边人劝她不要再添“累赘”,她却坚定地说:“难道见死不救吗?”沿途,她凭借机智与果断,每到一地就借教会的力量筹集物资,再找到学校教室安顿孩子们。长途奔波中,她的黑发渐渐变成银丝。第一次照镜子看到满头白发时,她反倒豁然一笑:“六十多岁了,白发是该有的。”从此,孤儿们都亲切地叫她“奶奶”。
经历无数艰难后,徐宗汉终于带着孩子们抵达陪都重庆,在郊区重建孤儿院,继续在战火中默默抚育无数孤儿。长期的操劳让她身心俱疲,身体逐渐消瘦,还伴有咯血。1944年3月8日,她在重庆病逝,享年67岁。
徐宗汉的一生,从革命者到慈善家,始终把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放在心上。她的坚韧与无私,不仅养育了无数孤儿,也在民族危亡之际给予人们无尽的力量与信心。
参考资料:《革命女杰·徐宗汉传》(近代中国出版社)、《民国社会名流归宿》(上海书店出版社)等
发布于:天津市辉煌优配开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